2008年12月26日星期五

土瓜環唐樓


體驗是,用電腦畫,感覺遠不如紙本創作來得好...........也不知價值何在了~

2008年12月25日星期四

遼西的兩隻蛋!


《鳥類胚胎》
周忠和博士于04年發表的研究,化石發現於遼西,為全世界第一次發現保存了鳥類胚胎的化石。胚胎骨骼完整,頭部很大,腳爪大而彎曲,而且還保存了飛羽的印痕。
依據保存的姿態特點推測,這一胚胎為發育的最後階段,已經臨近出殼。根據保存的骨骼特徵,判斷這一鳥類胚胎屬於白堊紀時期的反鳥類,而且屬於小型的樹棲性種類。



《翼龍胚胎》


汪筱林博士于04年發表的研究,同樣化石發現於遼西,為全世界第一次發現保存了翼龍胚胎的化石。這次發現證實了翼龍是卵生動物,而且翼龍寶寶在出生不久,可能已經具備自行覓食的能力。
按該化石的骨骼發育程度推測,胚胎應該即將出殼,不但保有完整的頭骨結構,還保存了翼膜和皮膚等軟組織,具有很多出生後幼年階段的特徵。

三幅場景圖

《廣西恐龍扶媛那派動物群》
廣西地區出土的恐龍化石寥寥無幾,我這次的復原也是根據老文獻而創作的。既然化石發現沒有驚喜,就讓我透過畫作把那個世界啟動起來吧,畫作描繪了廣西原恐齒龍正試探廣西亞洲龍。

《暴龍的愛》
如果恐龍和鳥的行為很相似,那求偶和繁殖期間也可能性有儀式性的行為了。龐然大物在跳舞是什麼樣子呢?不會激烈動感,卻可能柔慢溫馨吧,儘管這只是自己隨心的猜想創作而已。
《腔骨龍的輕鬆日子》
在三迭紀的世界裏,世界各地也廣泛出現荒漠化現象,只有雨季過後的水邊才出現絲絲盎然的綠意。在雨季的日子裏,生物也可以稍為松一口氣吧? 腔骨龍也到處跑跑樂一會呢!

《伶盜龍捕獵原角龍》

因為一具國寶級的化石在蒙古出土,奇跡般地把兩種恐龍的打鬥立體地保存下來了,我們得以知道這兩種各有本領的恐龍真的會短兵相接,恐龍世界一點也不沉悶。
既然它們會打架,就來幅捕獵圖吧!
不過呢,其實成年原角龍的喙部這麼厲害,有經驗的獵手應該不會這麼笨冒生命危險找它麻煩。更何況伶盜龍和鳥類關係這麼接近,與侏羅紀公園裏怪獸化的速龍相比,在現實中肯定差了十萬八千里。那具化石,大概是伶盜龍在偷蛋時失手了才要被逼應戰吧!

《竊蛋龍的母愛》

嗜角龍的竊蛋龍 學名: Oviraptor philoceratops
06年12月繪制,為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繪製的一幅插圖,已經有點“行”的描繪題材,但永遠令人感動。被人冠以偷蛋賊名義的慈母,陌陌地伸開雙翅,保護了自己的蛋8000萬年。

五種蜥腳類

幾年下來,滿意的畫所剩不多,而且都主要是近兩年畫的~:


《雙腔龍》
易碎雙腔龍 學名:Amphicoelias fraillimus
傳說中的巨龍,一塊有成年男人高的脊椎骨曾經被著名的古生物學家愛德華•D•科普描述,但標本據說在運 送到博物館的途中掉失了……作為美國化石大戰的一段插曲,可能是歷史上最巨型的恐龍,就這樣成為傳說流傳下來了。

《波塞東龍》
學名:Sauroposeidon proteles
波塞東為希臘神話中的海神,這麼有氣勢的名字用在這種恐龍身上再合適不過。儘管發現的化石相當不完整,但足夠認定它是最高的恐龍品種了,可能高達18米,波塞東龍和腕龍有著很 近的親緣關係。


《長生天龍》
埃氏長生天龍 學名: Erketu ellisoni
現在令人印象深刻的應該是它的名字了,蒙古語“長生天”的意思。但它的發現有其學術意義,因研究人員透過它保存完好並連接著的頸椎骨,確定出蜥腳類的軔帶連接方式
如何巧妙地保持脖子的強軔度。而長生天龍的脖子長度,應該也可以和著名的馬門溪龍比拼!


《阿普吐龍》
埃阿斯阿普吐龙 學名: Apatosaurus ajax
更為人熟悉的名字是雷龍,但這個老舊過時的名字,描述的是圓頂龍粗鈍的頭骨、笨重軀體、拖住長尾巴 住在水裏的大呆瓜。和我現在根據當代觀點的復原,是大相徑庭的兩種生物!
阿普吐龍和梁龍和梁龍有很密切的親緣關係,但體型更笨重結實,身長也要短些。
曾發現過阿普吐龍的胃石,估計蜥腳類恐龍都這樣,一天到晚像吸塵機般吃呀吃,然後靠肚子裏的石塊來幫助磨碎消化食物。
《阿馬加龍》
學名:Amargasaurus cazaui
要選最怪異的恐龍,它通常也入選了。
憑著的是阿馬加龍作為蜥腳類,脖子和背部卻長了一對招搖的背帆!其實化石保存的,是延長了的脊椎神經棘,或許真正的樣子就那麼一排朝天的骨棘;
但參考其他生物,古生物學家認為有皮膚連接各神經棘,應該是更合理的復原解釋。就如劍龍之類背部長了東西的生物一樣,這些背飾的作用被解釋為求偶工具、調節體溫工具或種間辨識特徵之類,但真相永遠只有它們自己才知道!

2008年12月12日星期五

<熱河生物群系列>

狼鰭魚

熱河翼龍

奇異熱河螈

凌源水生蜥

以上幾幅為06年創作的<熱河生物群系列>部分作品
半開紙,混合媒介

2008年12月9日星期二

《五彩冠龍》


學名 Guanlong wucaii

徐星博士于05年發表的恐龍,生活在侏羅紀晚期的新疆。

作為和暴龍科有親緣關係的恐龍,五彩冠龍帶著標新立異的頭冠,這種恐龍發表後立即為人們所熟識。
我也沾了點光,因為繪製的官方復原圖經中國科學院和美國科學院作為宣傳材料被廣泛採用和報導。

《本溪華夏翼龍》

學名 Huaxiapterus benxiensis

採用Z Brush進行頭部復原。
07年發表的新翼龍!!和大量的遼西古鳥類一樣,大量的遼西翼龍,名字品種都需要費一番功夫才能記下來,而且新種不斷被發現,一段時間不關心就會被甩在後頭跟不上進度了~_~

《翱翔北美》

風神翼龍 學名: Quetzalcoatlus northropi

或許描繪的景象並沒有題目那麼神采飛揚。
7500萬年前,當時北美地質活動活躍,經常會有火山爆發,因此很多地方受到影響,大地顯得荒涼。 然而,風神翼龍以歷史上出現過最大的飛行生物之名,誕生並翱翔在那個蒼茫的時代的天空中。

《準噶爾將軍龍》

學名 Jiangjunosaurus junggarensis
如果沒有劍龍類的壯觀背板,也配不起這麼響亮的名字。但其實名字來源於發現地而已,踏踏實實一點也不嘩眾取寵。
在親緣關係上,它有些特徵接近華陽龍,但比大多劍龍更原始,這種恐龍的發現又豐富了劍龍家族的多樣性。

《一起到永遠》




《暴龍的愛》的延續創作,靈感來源來自沃爾特.阿爾瓦雷斯的《霸王龍和隕星坑》一書的這個書名。

它們能夠在一起感受壯觀的天地撞擊,那一刻,時間停留在永遠。

《風暴》



無論哪個時代,自然災害總會蹂躪大地。
有理論指出,侏羅紀時期,地球的氣候和現在很不同,可能每年也有全球規模的乾旱環境和沙風暴。
馬門溪龍生存於侏羅紀晚期的四川地區,是中國的明星恐龍,以長脖子見稱。由於早期發現的骨骼化石都缺失頭部化石,很長時間,人們臨時安放了梁龍的頭部。
現在我們得知馬門溪龍的頭部沒有梁龍那麼長,有點像盤足龍的樣子。
而且近年我們還知道了原來馬門溪龍的尾巴末端有棘狀尾棒。

《大眼魚龍》

學名:Ophthalmosaurus icenicus
水下火山山脊的黑色峭壁邊滑過數道黑影,以極快速度向烏賊群逼近。
眼魚龍有紡錘形的魚形身體,胖乎乎圓滾滾的流線形體形在水中幾乎不會產生任何阻力,伸長的喙部極度突出,保齡球般巨大有神的眼睛。
魚龍群顯然埋伏已久,群體內也分工明確,各個成員出擊的方位非常精准,有的在左翼出擊,有的在右翼遊動,通過默契的配合把整群烏賊包圍了起來。
然後,進食的時間到了,各成員輪流沖進烏賊群中,張大長著細細牙齒的尖長嘴巴,對準面前經過的烏賊就是一口,咬住獵物後新月形的大尾巴一甩回身退出,讓下一位成員繼續享用聚餐大會的美食。而當有成員浮上水面呼吸時,馬上就會有其他魚龍來填補位置。

《侏羅海》



中生代海洋中,猛烈的陽光刺穿侏羅紀藍綠色清澈的海水,海面海水的皺褶一一投射到大約15米深的海底,溫暖著淺海的開闊臺地,明亮的水體養育了各種各樣的生命,菊石、海百合、海扇以及珊瑚蟲等海洋生物,也無一不在這片生機盎然的海水中見縫插針,佔領任何可以找到的空地。
枝羽葉在水面漂蕩,准康尼克貝幾乎鋪滿了整片珊瑚礁,亞洲鱗齒魚和板鰓魚成群巡遊,板鰓魚身上銀色鱗棘的釉質在陽光下發出奇幻的光暈!